在一次關于去中心化錢包的對話中,我采訪了 TP 錢包的一位前工程師陳航和安全研究員李瑤,探討為什么 tpwallet 沒有 BSC 支持及其更廣泛的影響。
記者:市面上很多錢包都支持 BSC,為什么 TP 不行?
陳航:技術上 BSC 是 EVM 兼容,但節點托管、鏈上資產風險與生態維護成本都很高。每增加一條鏈,就要承擔更多 RPC 節點、合約監測、代幣標準兼容與合規檢查,團隊可能選擇將有限資源投入主流鏈與 Layer2,以降低攻擊面與長期維護負擔。
李瑤:從安全角度看,熱錢包本質上承載私鑰與行為數據,增加鏈支持意味著更多外部依賴和復雜性。基礎安全細節,比如防格式化字符串、防注入與嚴格的輸入校驗,必須在多鏈場景下全面適配,否則漏洞會被放大。
記者:這對普通用戶意味著什么?

陳航:短期是功能限制,用戶需要借助橋或中心化服務來操作 BEP-20 資產;但長期看,專注與深耕能帶來更穩定的簽名體驗與更高質量的審計。錢包應提供透明的 RPC 切換、第三方節點選擇與硬件簽名支持,給用戶替代路徑。
李瑤:從隱私角度,熱錢包應最小化個人信息采集,優先本地計算與差分隱私設計,避免將行為特征暴露給分析方或鏈上監控服務。
記者:前沿技術和市場趨勢如何影響這類決策?
陳航:市場正從“越多鏈越好”向“精選互操作”轉變。賬戶抽象、MPC(閾值簽名)和 zk 技術能讓錢包在不犧牲便捷性的前提下大幅提升安全,減少對單一鏈接入的依賴。
李瑤:高科技創新會推動熱錢包走向模塊化:把簽名、存儲、網絡和隱私作為可替換模塊。這既是應對監管與安全挑戰的路徑,也是提升用戶信任的關鍵。

結語:兩位受訪者一致認為,tpwallet 沒有 BSC 支持并非單一技術問題,而是產品策略與風險管理的綜合權衡。用戶在選擇錢包時,應關注團隊的透明度、替代路徑與安全實踐,關注錢包在 MPC、zk 與本地隱私保護等前沿技術上的落地情況,以便在便捷與安全之間找到平衡。
作者:趙墨發布時間:2025-09-25 05:10:57
評論
Alex
寫得很中肯,尤其是關于MPC的展望。
小林
TP選擇專注讓我理解了產品策略,但橋的安全值得擔心。
CryptoFan88
希望能看到更多關于格式化字符串防護的技術細節。
雨夜
文章視角全面,采訪形式也很舒服。
Maya
熱錢包隱私問題必須重視,建議硬件簽名優先。
鏈工坊
市場從多鏈到精選互操作,這是我觀察到的趨勢。